【图集】全国首批上线的城市之一!广州市民戳手机就能守护古树名木

来源:金羊网 作者:马思泳、陈秋明 发表时间:2023-05-22 16:29
金羊网  作者:马思泳、陈秋明  2023-05-22
市民可在手机中守护中山纪念堂6株古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林园轩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在广州,有一批古树名木见证着羊城的岁月变迁,萝岗公园千年古荔、中山纪念堂350多岁的木棉、越秀公园的百年榕树……这些根植在广州市民身边的古树将被“搬”进手机。

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与蚂蚁集团“蚂蚁森林”联合启动“广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公益支持项目”,广州是全国首批上线的城市之一。5月22日起,市民在支付宝“蚂蚁森林”捐赠“绿色能量”即可参与广州古树名木保护公益支持项目。活动当天,中山纪念堂同步发布《广州中山纪念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2022-2031年)》(以下简称《纪念堂古树规划》),是广州首个以公园为单位为古树名木专门编制的规划。

线上公益项目带动市民参与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保护兼具环境保护、人文沉淀与科研价值等多重意义。据统计,广州共有约9000多株古树名木,分布在11个区,树龄最早的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从5月22日起,古树名木保护公益支持项目将在“蚂蚁森林”陆续上线首批100余株古树,涉及城市有广州、杭州、南京。目前,在广州已上线中山纪念堂的木棉王、白兰、榕树、南岭黄檀6株古树。

市民可以登录支付宝,通过乘坐公交地铁绿色出行、减纸减塑、在线办事、循环利用等低碳生活行为,获取“蚂蚁森林”的“绿色能量”奖励。当这些“能量”积累到一定数量,即可点击“支持保护”。之后由蚂蚁集团向负责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单位捐资,支持广州更好地开展古树名木的健康巡查、养护、救护等工作。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毕可可表示:“我们国家对古树名木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是一般参与对象集中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有了大型公益项目的支持,能更广泛地向市民传播、推广古树名木保护,也为市民提供了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渠道。”

古树名木不仅是一座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更承载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命脉和集体记忆。

蚂蚁集团战略发展部中南大区负责人倪凡伟表示:“‘蚂蚁森林’在七年间,曾参与北方沙漠化生态修复、海洋保护地、野生动物保护地等项目。而公益项目需要走近城市,走近市民身边,希望通过古树名木保护公益支持项目,鼓励市民关注、参与城市古树名木保护。”

广州首个以公园为单位编制的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发布

木棉王、白兰、榕树、南岭黄檀、黄葛树……在中山纪念堂内,近3100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中,分布有458株乔木,11株为古树名木,37株为古树后续资源(指树龄在8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树木)。其中,11株古树历经了百年历史,陪伴了数代广州市民,是市民纳凉、遮阳的好去处。

在“广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公益支持项目”启动当天,中山纪念堂同步发布《广州中山纪念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2022-2031年)》,是广州首个以公园为单位编制的古树名木规划。

《纪念堂古树规划》经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课题组全面调研和精心编写,于3月25日通过“红棉智库”首场专家组会议进行审议,4月28日专家修改文本最终定稿。

3月25日,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肖毅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焕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缪绅裕,香港树艺师学会及香港树艺协会主席廖国兴和澳门园景绿化促进会理事长梁冠峰,粤港澳三地专家参与《纪念堂古树规划》质询和评审。

肖毅强曾在质询和评审中表示:“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个体,随着时间的生长,相邻古树和古建筑之间的空间制约问题就会越明显。因此,探讨如何做好古树名木及文物建筑的共存保育、缓和两者的空间使用,平衡古树名木安全保护及文物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深远意义。”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园林工程师黄霖霞表示,《纪念堂古树规划》把中山纪念堂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计划分近(两年)、中(三年)、远(五年)三期,从易到难,从紧急到长远分步实施。目前,课题组对园区11株古树名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树形、立地环境、土壤、树干健康、根系分布、高程分析等。同时对园内5座与古树关系较紧密的文物建筑(含构筑物)进行了调研、专题分析和评估。

在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有两株超过百年历史的白兰,也是广州市内树冠最大的白兰,但由于靠近中山纪念堂的主体建筑,白兰的生长出现倾斜趋势。黄霖霞说:“我们近期将以支撑、牵引拉索技术保育白兰,利用树枝之间的平衡结构,让白兰在生长过程中达到平衡。”

编辑:范晗越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