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探讨广州中山纪念堂古树名木与文物建筑如何共存保育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马思泳、陈秋明 发表时间:2023-03-26 23:07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马思泳、陈秋明  2023-03-26
这是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成立“红棉智库”以来,举办的首场专家沙龙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刘慧鹏 肖泽锐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除署名外)

3月25日,广州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举办“古树名木与文物建筑的共存保育”主题沙龙,这也是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成立“红棉智库”以来,举办的首场专家沙龙。

本次沙龙邀请来自粤港澳三地的5名专家,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肖毅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焕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缪绅裕、香港树艺师学会及香港树艺协会主席廖国兴以及澳门园景绿化促进会理事长梁冠峰。

5位专家以《中山纪念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2022-2031年)》(以下简称《规划》)项目的质询和评审为契机,围绕如何更好地保护以“木棉王”为代表的纪念堂古树名木,以及如何做好纪念堂园区文物建筑与古树名木的共存保育工作等展开讨论。

《规划》评审组组长、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肖毅强认为,古建筑是先辈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古树名木是历史的传承,保护古树名木亦是保护文化遗产。

肖毅强表示:“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个体,随着时间的生长,相邻古树和古建筑之间的空间制约问题就会越明显。因此,探讨如何做好古树名木及文物建筑的共存保育、缓和两者的空间使用,平衡古树名木安全保护及文物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深远意义。”

与会领导及专家均表示,以一个公园为单位为古树名木编制专门的规划,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做法是首创先例,同时对古树名木与古建筑保育共存的问题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听取各位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建议,落实古树保护的最佳实践和有效措施,落实古树名木管理队伍建设、制定完善的园区古树名木管理制度、合理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及文物建筑的宣传教育及科研工作。也希望通过举办这类的行业沙龙,为名胜古迹和历史名园内古树名木科学规划保护工作,切实落实“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等工作提供参考。

编辑:黄士;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