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读懂广州红⑩| 海珠广场:炽烈热血英雄魂,珠江河畔崭新颜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马思泳、陈秋明 发表时间:2023-03-16 20:29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马思泳、陈秋明  2023-03-16
海珠桥和广州解放纪念像是见证羊城变迁的活历史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珠江春水奔涌,羊城红棉绽放。

有着90年历史的海珠桥串联珠江南北两岸,是连接广州越秀区、海珠区这两个老城区的重要链条。位于珠江北岸的海珠广场,数株木棉在春日暖阳绽放,热情似火的花蕾犹如烈士鲜血,记录先辈们曾在海珠广场留下的足迹,点燃先辈们的英勇之魂。

珠江水相伴,海珠广场焕新机。如今的海珠广场,在数株木棉守护下充满了时代活力。除了有海珠桥和广州解放纪念像等见证羊城变迁的活历史,还有广州宾馆、广州华侨博物馆等一批焕新升级的建筑,与海珠广场共同续写广州城市新故事。

红棉耀英雄,坚毅守护广州城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广州解放纪念像威严矗立,其身旁的2株木棉已吐艳,在一侧默默守护纪念像,英雄花衬托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面朝珠江,坚毅的眼神凝视着国旗,广州解放纪念像已是数代广州人民心中的重要城市标志。这座矗立在海珠广场核心位置的广州解放纪念像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而兴建,也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10月14日解放广州而建造的雕塑。

1962年广州解放纪念像与海珠广场以“珠海丹心”列入羊城八景之一,1963年3月被认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有着64年历史的广州解放纪念像走过光荣时刻,但也历经昏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州解放纪念像被拆毁。所幸的是,粉碎“四人帮”后,当时的广州市政府决定于1980年7月重新修建广州解放纪念像。

重建后的广州解放纪念像重焕光彩,以花岗石雕成,高11.5米,四方底座高3.6米,周边各长4.3米,正面雕刻有叶剑英的题字“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广州解放纪念”,底座四边刻有“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威武的人民子弟兵在笔直地站立在纪念像的基座,他挎着小米袋,右手持步枪、左手捧鲜花、面带笑容、刚毅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坚守着广州这座城市的核心之地。

旧城焕生机,英雄城呈新气象

海珠桥车水马龙,海珠广场生生不息。

春风已至,绿意嫣然,海珠广场鲜花盛开,特别是3月至4月份,海珠广场内43株木棉陆续绽放“英雄花”,点缀着海珠广场的各个角落。数株红棉成为了海珠广场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它们也陪伴着海珠广场走过不同的历史阶段。

海珠广场,因靠近“羊城三石”之一的海珠石而得名,更因有百年商行“广州十三行”的加持,早在清代已是繁华的商贸之地。海珠广场建于1953年,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心轴线与滨江景观带的交汇处,是广州当时唯一的滨江广场。

海珠广场见证了海珠桥被炸与重修、解放军进城等重大历史事件。如今,围绕在海珠广场周边的泰康路、高第街、一德路等传统商业街区,还有一直被称为“广州27层”的广州宾馆、华厦大酒店、广交会旧址缤缤广场等,记录着广州改革开放走过的路。

曾在100年前,孙中山在沿江中路193号亲手创办中央银行,受到“一口通商”政策带动,形成“坊港纵横,货物如织”,成为各国商贸业和洋行抢滩中国的滩头阵地,广州长堤自此受称“中国金融第一街”美誉。近年来,凭着文化与金融优势,长堤一带有了新的身份——“文创金融CBD”,世界500强、行业龙头及独角兽等金融、文化创意、物流、高端生物医疗及科技优质企业或机构纷纷进驻,推动了海珠广场的经济发展。

红棉花开,老城新景象处处充满生机,经济有了新活力,生态环境也有了生气。

耍太极、骑单车、漫步赏花、孩童嬉戏……春天的海珠广场闲适宜人。总面积约4.2公顷的海珠广场绿草如茵,种植有棕榈、红棉等乔木,整个广场富有亚热带特色。

2022年下半年,海珠广场的生态环境有了提升,穿梭于广场的车辆减少了、来海珠广场晨运、写生的市民增多了,来自于国内外的游客也开始在海珠广场多处景点留下广州行的珍贵一刻。

编辑:梁栋贤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