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老城 | 为它写下“一段古”:“河南街坊”的老城情结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施沛霖 发表时间:2022-07-28 23:35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施沛霖  2022-07-28
时光流转中感受老城区温情
00:00
00:00
详情
收起
00:00
00: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施沛霖

老广州人常常把位于广州珠江南岸的海珠区称为河南,在“河南街坊”、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吕子远的眼中,河南处处充满着故事,吸引着他追寻过去的历史,感受新旧变迁。

吕子远在邓世昌纪念馆 受访者提供

“在如今的海珠区同福路和南华路附近,我们仍能看到热闹的街市、延绵完整的骑楼、迷宫一样的巷子和上了年纪的老民居,它们无不讲述着这片土地过去的繁华。这些年,我从陌生好奇,到熟悉这里每一条街道,以及为河南写下它的故事和历史变迁,使我总觉得自己有责任宣传介绍这片土地。”

吕子远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2008年他从越秀区搬到海珠区南华中路居住,闲时与师友们在河南走街串巷、寻访古迹旧碑、研究历史,让他仿佛发现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南华中路骑楼群 施沛霖 摄

以一地窥广州城市发展脉络

“从小认识的广州历史文化古迹,大都集中在越秀和荔湾一带,对珠江对岸的了解,长期以来只知道河南有座海幢寺。”吕子远称,当初搬回同福路、南华路一带居住只是偶然,这一带是海珠区城市化最早的区域,深厚的历史底蕴、藏于寻常巷陌中的古迹、充满生活气息的社区,引发了吕子远的好奇。

“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读博士期间,导师程美宝老师对于广州建市以前‘省城’观念的思考、黄素娟师姐博士论文有关广州城市史的考察,大大增进了我对广州城市发展的思考,也促使我有计划地深入解读这片地区。”吕子远说。

2015年,吕子远参与了海幢街海珠故事系列《海幢》一书的编写,负责撰写该书的序言和上篇。当时他用了一年多时间,翻查文献,寻访古迹,希望借这次机会,从整个海珠区、整个广州,甚至更大的区域来看这个地方,并围绕着海幢寺来讲述广州河南近数百年的发展变迁。

“时至今日,广州人仍习惯把珠江对岸称作河南,到底河南是指哪里?是否就是如今海珠区全境?这是其中最有意思的问题。”

吕子远介绍:翻阅历史,很长一段时间内,广州城对岸的这片沙洲很少被提起,直到万历年间才出现“河南十三村”的叫法。清代河南发展迅速,村落的数量在增加,从清初的“河南三十三村”,再从道光年间“四十八乡”,增加至晚清的“七十二村”,甚至出现了“河南堡”的行政区划。

而自清代中叶开始,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鹅潭沿岸逐渐成为广州城新的商业中心,十三行和洋行设在北岸一带,背后连接着百货汇聚的西关。南岸的海幢寺附近受其影响,商业和手工业逐渐兴旺。到了民国,靠近白鹅潭的河南沿岸开辟成货运码头、筑起大型仓库,海幢寺附近则有大量人口迁入,发展成商住一体的新市镇。1933年落成的跨江大桥更将珠江南北连成一体。

随着城市的发展,海珠区腹地以种植业为主的村落与近河一带以移民为主的商业市镇差异日趋明显。民国时,河南虽仍称“七十二乡”,实际以马涌为界,南北畛域分明。马涌以北称为“桥外”,以南称为“桥内”。这种“桥里”与“桥外”,市区与乡间的畛域,一直影响着人们观念意识。祖辈由南海迁居河南的史地学家曾昭璇认为,“河南是指广州城珠江南岸沿江一带市区”;文史学者罗国雄对“河南”则有狭义、广义的说法。

“梳理历史,可以发现人们对‘河南’这一地域范围的理解在变化中,这背后反映了近代百年广州城市发展与扩张的历史脉络。”吕子远说。

岭南古刹海幢寺  图片提供/海幢寺

时光流转中感受老城区温情

时移世易,今天的“河南地”,早已不是过去那个狭义范围内的河南。“1949年后,广州经过多次政区调整,当年珠江南岸各岛逐渐并入市区,成为今日繁荣的海珠区。”吕子远说,当年的七十二乡,如今已整合成不同的街道,马涌已易名“海珠涌”,成为一条点缀城市风光的河流。“桥内”的瑶头、公局书院早不复存,昌岗作为新地名也已盖过乡村的旧称。“桥外”近河一带的南华西、龙凤街、海幢街,古迹四处,里巷连宇,海幢寺则至今香火不绝。站在高楼俯瞰,河南近河一带、一两百年前兴起的繁华市镇、曾经的清代十三行富商聚居地,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城区。

时光流转,如今这个社区新旧交织、整洁有序,热闹依然,过去的历史并未湮灭于岁月中,反而令它更具吸引力。吕子远说:“城市改造后,老区种种破旧面貌焕然一新,住在这里,交通便利,社区服务完善,邻里关系融洽,很有家的感觉。”

一座城市只有留住历史的根脉,才能找到变迁的源头,才能拥有文化的记忆。对于吕子远这位“河南街坊”来说,重回老城居住,并对广州河南的变迁做出一些考证与学术研究,是他为老城的发展留下一点文化印记的个人方式。

《羊城晚报》2022年7月28日A15版报道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