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电动自行车管理需规范:完善法律法规,保障非机动车路权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严艺文 发表时间:2021-09-17 20:09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严艺文  2021-09-17
多地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推广换电设施、劝导佩戴头盔、规划慢行交通等措施,加强对电动车的管理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严艺文 实习生 陈佳琪

电动自行车因其便捷、省时,受短距离通勤者青睐,近两年的两轮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然而,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违法行为不在少数。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的电动自行车街头调查中,常见到电动自行车逆行、超速、闯红灯等行为。

如何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记者梳理发现,全国多地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推广换电设施、规范劝导佩戴头盔、规划慢行交通等措施,加强对电动车规范管理。

具体规范停放充电和骑行

8月28日,深圳市南山区粤海派出所社区民警对辖区商铺开展排查工作,在例行巡查中发现有人在违规给电动车充电。南山警方责令改正,并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决定,开出深圳首张电动车违法行政“罚单”。

8月1日,《深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试行)》正式施行,对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上路骑行等方面作出规定。其中明确,全市电动自行车经市公安交管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驾驶人须年满16周岁,随车携带行驶证,不得故意污损、遮挡或者不按照规定安装号牌或过渡期标识,不得饮酒后驾驶,驾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不得违反交通信号指示。

对于无牌上路、未佩戴安全头盔等行为,深圳规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或乘坐人未佩戴安全头盔,将被处200元罚款;在限行或禁行区域、时段驾驶电动自行车,将被扣留车辆并处2000元罚款;故意污损、遮挡号牌后上路行驶将被处500元罚款,伪造变造号牌将被扣留车辆并处5000元罚款。

今年5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也新增了佩戴头盔等安全驾驶的规定:驾驶和乘坐电动自行车时,均应佩戴安全头盔;驾驶非机动车时,不得实施以手持方式拨打接听电话、浏览电子设备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有了具体的规范条款。上海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区域停放、充电。深圳明确违反规定在住房、办公室等室内场所、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充电的,处警告或者200元罚款。

换电柜灵活解决充电问题

8月1日,国家应急管理部《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对住宅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作了禁止性规定。记者近日在走访中了解到,为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安全,广州有社区划出了专门的停放区域,并设置了换电柜。

换电柜灵活解决充电问题

在海珠区滨江怡苑门口,3个换电柜各有12个充电仓,方便骑行者更换电池充电。据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广州大区总监张岚介绍,换电产品系统类似于电动车的“充电宝”,将需要充电的电池放入充电仓,再取出同一型号的满电电池。此外,柜体具有瞬间启动保护功能,每个仓都配备气溶胶灭火器,有效控制充电过程中电池起火。

“换电柜可以短时间解决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问题,主要面向骑手,后续会向市民推广。”张岚表示,换电柜的电池适用于八成左右骑手的电动车,从去年开始在全市推广,目前共有1200多个换电点,分布天河、越秀、海珠等多个区。

哈啰出行小哈换电业务覆盖城市超300个,在广州海珠、越秀、天河等区域均设有换电点位,其负责人周树枫认为:“目前换电渗透率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居民用车的渗透率不高。未来行业发展能否加速,关键要看新国标的落实和各地对于电动自行车治理的态度,比如充电标准的统一等。”

换电柜灵活解决充电问题

规范劝导佩戴头盔

近年来,电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伤亡数量呈现增势。据统计,2019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驾驶电动自行车导致死亡人数达8639人,受伤人数达44677人,伤亡人数接近非机动车伤亡人数的70%。

去年4月,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披露了一批交通事故致死案件情况。其中,违法以违反交通信号灯为主, 因非机动车一方严重违法导致的亡人事故中,涉及非机动车不按照交通信号灯表示通行的共10起(占71.4%),还存在逆向行驶、违法进入高速、超速行驶、违反让行规定等易致祸违法行为。

有研究显示,颅脑损伤是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最主要原因。而一旦发生碰撞事故,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多以头部先受撞击,因此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因颅脑损伤致死的比例很高。

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是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的有效措施,多地对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进行规范和劝导。深圳交警从 7 月 20 日开始组织全市交警上路开展电动自行车“戴头盔大劝导”行动;南京警方通报,《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实施后,南京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因颅脑损伤致死人数同比下降7.7%。

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将电动自行车骑乘者的头盔佩戴行为提升到国家层面。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今年3月发布数据,2020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以来,全国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驾乘人员交通事故死亡率均同比下降10%以上,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死亡人数自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保障非机动车路权

非机动车道设置过少、非机动车路权不足导致电动自行车逆行、闯红灯等现象常见街头,因此,多地正推动非机动车道建设和优化工作。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发布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2021年4月1日实施,为步行和自行车创造安全、宜人的交通环境。

多地推动非机动车道建设和优化工作

《标准》突出保障步行和自行车的路权和安全,将各级城市道路两侧设置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等作为强制条款,并强制性规定既有道路不得通过挤占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方式拓展机动车道,已挤占的应恢复。设计速度大于40公里/小时的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必须设置安全隔离设施。隔离设施应优先选用绿化分隔带。

佛山在重点区域内推动建设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近日,佛山提出拟新建、提升1500公里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到明年6月底,基本完成总体目标。到今年年底,佛山计划完成新建、提升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总体目标的40%(600公里),并建成8条示范路。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正牵头大力开展非机动车道的改造和优化工作,通过采用优化车行道宽度、完善标志标线、增设隔离设施等举措,逐步完善广州市道路慢行系统设置。截止2021年8月,广州市今年已累计完成60公里非机动车道优化改造。

编辑: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