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300多公里!这位碧桂园扶贫人到底在忙啥?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发表时间:2019-01-25 17:55

深晚11点的乡村,是一片漆黑与寂静。潘定国放下手头的工作,一种“寂寞难行“的孤独感瞬间涌上心头。

“大家都说想做公益事业,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潘定国说道,“让许多人退缩的不是忙碌的工作,而是一种孤独感。没有娱乐,也没有电视机,深夜只有你一个人。”

但是,潘定国参与扶贫事业已有12个年头了。期间,他当过支教老师,也参与过雅安地震、海地地震等国内国际救援行动。在绕了地球大半圈后,只因是国华纪念中学学子,潘定国在2017年选择回到碧桂园,成为一名一线扶贫人。

近两年来,潘定国的足迹遍布海南琼海市、广东英德市的多个贫困村。由于扶贫成效突出,日前他荣获首届“南粤慈善盛典”的“年度扶贫贡献人”奖项。

碧桂园扶贫带头人潘定国获颁“年度扶贫贡献人”奖项

过节不回家 扶贫人5个月穿烂两双鞋

2018年7月,潘定国常驻英德,成为负责统筹全局的扶贫带头人。短短五个月内,潘定国穿坏了2双皮鞋;他开着车,奔走于鱼咀、河头、连樟等贫困村,平均每天要驾驶330多公里。

立足广东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工作难点。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缺少分流、房屋存在乱搭乱建等问题,这些是摆在英德贫困村面前的难题。一方面,村民的思想较为保守,缺少新农村建设的意识;二是村委会及村民的资金和经验不足,导致新农村建设难以推进。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潘定国早在2018年初就参与了连樟村、河头村等前期调研工作。潘定国介绍:“结合乡村的自身特色,我们会设计相应的规划图纸,并充分征求镇政府、村委会、理事会的意见。在进行每一步措施前,我们都征求同意才进行。”

“翻新房屋外立面、修路、修建排污管、开展公共厕所革命.....”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工作与工程建设息息相关。“房地产开发有节点,项目负责人可以定期排查。但乡村项目不同,必须时时有人在现场负责协调推进。”一位参与连樟村新农村建设的工程负责人介绍。

在2018年的中秋节、国庆节,潘定国都没有放假回家。期间,潘定国走访了河头村、连樟村等地,关注项目的施工进度,负责与村委会沟通协调工作,排查安全隐患,同时也代表公司经常慰问参与建设的农民工。

潘定国查看项目施工进度

住在办公室 以示范点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

2019年的第一天,潘定国意外地迎来了两名贵客。由碧桂园就业帮扶的两位新晋“月嫂”来给碧桂园驻英德的扶贫人送上一面锦旗:“一人学技能就业,全家脱贫。”两位客人的造访让潘定国既高兴又欣慰,这证明他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但在扶贫工作一开始,沟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却不是一件易事。“在一个村里,有大部分人会支持你,但也会有部分人处于观望状态,有极少数人是不支持你的。”潘定国坦言,“这个时候,碧桂园的驻村同事便是催化剂,在村里开展工作,就把自己当作村委会的一员,要有策略,谦虚沟通,勤劳自律。”

刚刚入驻英德,潘定国睡在河头村委会办公室里。7月的办公室,又闷又热,但他从来没抱怨过一句。在连樟村脱贫户陆奕和的眼里,潘定国是个健谈、热心的干部。去年,潘定国到陆奕和家中造访了三四十次,询问家长里短,还会看看他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但同时,潘定国有自己的原则。“精准扶贫并不是大包大揽,乡村工作的主心骨还是村委会、理事会和村民们。我们是协调各方推进,以示范项目带动,推动村民们自发地参与进来。”潘定国说道,“碧桂园的扶贫人充当的是催化剂、助力者的角色。”

碧桂园扶贫队初次进入连樟村时,连樟村支书陆飞红接触并了解过碧桂园。陆飞红在首届南粤慈善盛典上,也被评为“年度扶贫贡献人”。在他看来,碧桂园做事有品牌和信誉保证。而在推进扶贫工作中,他自称也要做碧桂园扶贫干部与村民协调工作的纽带。

如今,英德河头村、鱼咀村、连樟村已经旧貌换新颜,流水潺潺、白墙青瓦,散发着新的活力。“原来村民会有把垃圾乱堆到河边的情况,但现在大家都自觉保护环境。”一位村民感慨地说。

产业“造血”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在韶关工作的小馨回连樟村探亲,发现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不一样了。村门口门庭若市,多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熟悉的邻居们在街道摆上青菜、番薯干、蜂蜜等土特产售卖。村里还多了一个农家乐,生意极好。“从前,村门口都是几个阿姨聚在一起闲聊。可是现在大家都忙起来了,都想做点产业。”小馨说。

在连樟村的党建活动中心旁,一条用青竹打造的集市长廊正在建造当中。这是潘定国正在紧盯的项目,将来用作农产品售卖区。另外,民宿、茶亭也在规划和修建过程中。碧桂园还设立了50万元的产业基金,邀请村民主动报项目,扶持村民发展产业项目。

“碧桂园参与新农村建设,可以凭借集团系统化、专业化的产业链条,为乡村植入新业态。”潘定国介绍,“比方说农家乐,我们帮助修建起来,由村集体转租给第三方运营,不仅可以为贫困户提供岗位,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去年10月至11月,正值连樟村玉米和番薯收成的时期。在碧桂园集团参与帮助连片改造的70亩土地上,产出了10万斤红薯。潘定国带着团队一起帮助村民们销售。11月23日,陆飞红还张罗举办了一场番薯节,邀请碧桂园参与,当天吸引了1万多人参加,电话都打爆了。

乡村里“等靠要”的思想逐渐消退。一向勤奋老实的陆奕和也在2018年找到了新转机。过去,陆奕和只有10多亩麻竹笋地,年收入才1万多元,还要养活一家6口,负担很重。但在2018年春节前后,碧桂园集团承包了146亩的麻竹笋地分发给贫困户,增加了陆奕和的收入来源。2018年,随着连樟村越来越好,陆奕和在农信社贷到了款,主动承包了35亩的麻竹笋地,准备大干一番。

心怀感恩 坚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走在英德的村子里,只要你说是碧桂园的,乡亲们就会给你报以微笑。”潘定国说道,“这是让人心里最暖的时候。”

潘定国常驻在英德

12年前,潘定国毕业选择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英德百善中学做支教老师。随后,他加入中国扶贫基金会,兜兜转转再次回到了英德,坚守在扶贫公益事业的一线。

潘定国是国华纪念中学的第二届毕业生。这是由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创办的一所纯慈善、全免费私立学校。从2002年创办至今,国华纪念中学共接收了2924名处于辍学边缘的贫困学生。

“小时候,我的家里也很穷,差点读不了书。可是我考进了国华纪念中学,改变了未来。”潘定国坦言,“国华纪念中学强调感恩教育、奉献社会,通过力所能及的善举为社会做点事。我们毕业时都铭记于心。对我来说,这份工作做得有意义,很开心。”

实际上,潘定国只是碧桂园集团扶贫队伍中的一员。潘定国介绍,“贫困村的变化离不开每个参与的驻村同事的努力。我很高兴的是,现在这个团队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未来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编辑:蒋蒋
数字报
日“行”300多公里!这位碧桂园扶贫人到底在忙啥?
金羊网  作者:  2019-01-25

深晚11点的乡村,是一片漆黑与寂静。潘定国放下手头的工作,一种“寂寞难行“的孤独感瞬间涌上心头。

“大家都说想做公益事业,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潘定国说道,“让许多人退缩的不是忙碌的工作,而是一种孤独感。没有娱乐,也没有电视机,深夜只有你一个人。”

但是,潘定国参与扶贫事业已有12个年头了。期间,他当过支教老师,也参与过雅安地震、海地地震等国内国际救援行动。在绕了地球大半圈后,只因是国华纪念中学学子,潘定国在2017年选择回到碧桂园,成为一名一线扶贫人。

近两年来,潘定国的足迹遍布海南琼海市、广东英德市的多个贫困村。由于扶贫成效突出,日前他荣获首届“南粤慈善盛典”的“年度扶贫贡献人”奖项。

碧桂园扶贫带头人潘定国获颁“年度扶贫贡献人”奖项

过节不回家 扶贫人5个月穿烂两双鞋

2018年7月,潘定国常驻英德,成为负责统筹全局的扶贫带头人。短短五个月内,潘定国穿坏了2双皮鞋;他开着车,奔走于鱼咀、河头、连樟等贫困村,平均每天要驾驶330多公里。

立足广东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工作难点。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缺少分流、房屋存在乱搭乱建等问题,这些是摆在英德贫困村面前的难题。一方面,村民的思想较为保守,缺少新农村建设的意识;二是村委会及村民的资金和经验不足,导致新农村建设难以推进。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潘定国早在2018年初就参与了连樟村、河头村等前期调研工作。潘定国介绍:“结合乡村的自身特色,我们会设计相应的规划图纸,并充分征求镇政府、村委会、理事会的意见。在进行每一步措施前,我们都征求同意才进行。”

“翻新房屋外立面、修路、修建排污管、开展公共厕所革命.....”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工作与工程建设息息相关。“房地产开发有节点,项目负责人可以定期排查。但乡村项目不同,必须时时有人在现场负责协调推进。”一位参与连樟村新农村建设的工程负责人介绍。

在2018年的中秋节、国庆节,潘定国都没有放假回家。期间,潘定国走访了河头村、连樟村等地,关注项目的施工进度,负责与村委会沟通协调工作,排查安全隐患,同时也代表公司经常慰问参与建设的农民工。

潘定国查看项目施工进度

住在办公室 以示范点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

2019年的第一天,潘定国意外地迎来了两名贵客。由碧桂园就业帮扶的两位新晋“月嫂”来给碧桂园驻英德的扶贫人送上一面锦旗:“一人学技能就业,全家脱贫。”两位客人的造访让潘定国既高兴又欣慰,这证明他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但在扶贫工作一开始,沟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却不是一件易事。“在一个村里,有大部分人会支持你,但也会有部分人处于观望状态,有极少数人是不支持你的。”潘定国坦言,“这个时候,碧桂园的驻村同事便是催化剂,在村里开展工作,就把自己当作村委会的一员,要有策略,谦虚沟通,勤劳自律。”

刚刚入驻英德,潘定国睡在河头村委会办公室里。7月的办公室,又闷又热,但他从来没抱怨过一句。在连樟村脱贫户陆奕和的眼里,潘定国是个健谈、热心的干部。去年,潘定国到陆奕和家中造访了三四十次,询问家长里短,还会看看他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但同时,潘定国有自己的原则。“精准扶贫并不是大包大揽,乡村工作的主心骨还是村委会、理事会和村民们。我们是协调各方推进,以示范项目带动,推动村民们自发地参与进来。”潘定国说道,“碧桂园的扶贫人充当的是催化剂、助力者的角色。”

碧桂园扶贫队初次进入连樟村时,连樟村支书陆飞红接触并了解过碧桂园。陆飞红在首届南粤慈善盛典上,也被评为“年度扶贫贡献人”。在他看来,碧桂园做事有品牌和信誉保证。而在推进扶贫工作中,他自称也要做碧桂园扶贫干部与村民协调工作的纽带。

如今,英德河头村、鱼咀村、连樟村已经旧貌换新颜,流水潺潺、白墙青瓦,散发着新的活力。“原来村民会有把垃圾乱堆到河边的情况,但现在大家都自觉保护环境。”一位村民感慨地说。

产业“造血”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在韶关工作的小馨回连樟村探亲,发现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不一样了。村门口门庭若市,多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熟悉的邻居们在街道摆上青菜、番薯干、蜂蜜等土特产售卖。村里还多了一个农家乐,生意极好。“从前,村门口都是几个阿姨聚在一起闲聊。可是现在大家都忙起来了,都想做点产业。”小馨说。

在连樟村的党建活动中心旁,一条用青竹打造的集市长廊正在建造当中。这是潘定国正在紧盯的项目,将来用作农产品售卖区。另外,民宿、茶亭也在规划和修建过程中。碧桂园还设立了50万元的产业基金,邀请村民主动报项目,扶持村民发展产业项目。

“碧桂园参与新农村建设,可以凭借集团系统化、专业化的产业链条,为乡村植入新业态。”潘定国介绍,“比方说农家乐,我们帮助修建起来,由村集体转租给第三方运营,不仅可以为贫困户提供岗位,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去年10月至11月,正值连樟村玉米和番薯收成的时期。在碧桂园集团参与帮助连片改造的70亩土地上,产出了10万斤红薯。潘定国带着团队一起帮助村民们销售。11月23日,陆飞红还张罗举办了一场番薯节,邀请碧桂园参与,当天吸引了1万多人参加,电话都打爆了。

乡村里“等靠要”的思想逐渐消退。一向勤奋老实的陆奕和也在2018年找到了新转机。过去,陆奕和只有10多亩麻竹笋地,年收入才1万多元,还要养活一家6口,负担很重。但在2018年春节前后,碧桂园集团承包了146亩的麻竹笋地分发给贫困户,增加了陆奕和的收入来源。2018年,随着连樟村越来越好,陆奕和在农信社贷到了款,主动承包了35亩的麻竹笋地,准备大干一番。

心怀感恩 坚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走在英德的村子里,只要你说是碧桂园的,乡亲们就会给你报以微笑。”潘定国说道,“这是让人心里最暖的时候。”

潘定国常驻在英德

12年前,潘定国毕业选择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在英德百善中学做支教老师。随后,他加入中国扶贫基金会,兜兜转转再次回到了英德,坚守在扶贫公益事业的一线。

潘定国是国华纪念中学的第二届毕业生。这是由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创办的一所纯慈善、全免费私立学校。从2002年创办至今,国华纪念中学共接收了2924名处于辍学边缘的贫困学生。

“小时候,我的家里也很穷,差点读不了书。可是我考进了国华纪念中学,改变了未来。”潘定国坦言,“国华纪念中学强调感恩教育、奉献社会,通过力所能及的善举为社会做点事。我们毕业时都铭记于心。对我来说,这份工作做得有意义,很开心。”

实际上,潘定国只是碧桂园集团扶贫队伍中的一员。潘定国介绍,“贫困村的变化离不开每个参与的驻村同事的努力。我很高兴的是,现在这个团队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未来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编辑:蒋蒋
新闻排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