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多层次医疗救助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李斯璐 发表时间:2018-08-07 10:19

xkb3460849_kmgcxl_1533481209187_b.jpg


■廖木兴/制图

根据新修订实施的《广州市医疗救助办法》(下称新《办法》),除了孤儿、特困人员(指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等可获得基本医疗费用全减免医疗救助外,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家庭、本市见义勇为人员等,均可享受政府医疗救助、医疗救助购买服务、慈善医疗救助编织的“救助三重保障”。

新《办法》给困难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救助,而与新《办法》同时升级的《广州市慈善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实施办法》(下称《慈善救助办法》),将是政府救助的补充延伸。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慈善救助配搭,医疗救助办法多

2017年,来自增城的单亲家庭8岁女孩琪琪(化名)罹患白血病,琪琪第一期化疗发烧了40多天,一直流鼻血。要照顾女儿还要解决治疗费问题的重担压得李女士喘不过气。

2017年5月,琪琪妈妈向新快报天天公益、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广州市海珠区碧心公益服务中心求助。经过评估,碧心公益和恤孤会分别给予1万元和2万元救助款。工作人员发现,琪琪属于广州市户籍,便指导李女士为女儿申请广州民政的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资源。但所需治疗费仍然有不小的缺口,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李女士又申请了广州市慈善会的“爱蕾行动”项目,获得1万元的资助;申请了广州市伟博儿童福利基金会的救助,约2万元。

同时上线网络众筹平台,在各方资源的帮助下,琪琪走过了一年多艰辛的治疗之路,于今年年初结束全部疗程出院。孩子回家的当天,妈妈欣喜地向碧心公益的工作人员告知出院的好消息,“感谢你们一年以来的关注和帮助,有你们真好!”

琪琪所获得的医疗救助并不是孤例。在广州医疗救助体系中,罹患白血病、重型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糖尿病等病种的困难患者,也一样可通过政府和慈善的双重医疗救助,缓解困境。“重型地贫患者每个月输血和排铁治疗的费用,高达4000元以上,但是经过门特医保报销、医疗救助减免(含门特二次减免)、慈善救助等程序,广大病友群体只需支付不到10%的治疗费用,就能获得治疗,延续生命,而且程序还十分简单。”广州地贫家长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何淑娟如是介绍。

慈善救助金提到最高6万元

琪琪和户籍重型地中海贫血病友所享受到的,正是广州在大力推行的医疗救助模式:从基本医疗保障到政府医疗救助,再到慈善医疗救助,最后协助推进社会互助。

今年6月,广州发布新修订的《慈善救助办法》,根据该救助办法,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均可向广州市慈善会及各区慈善会提出申请。值得注意的是,申请人员最高可获慈善救助金6万元。据悉,当中最高救助金额标准比旧版的提高了将近一倍。

实际上,慈善医疗救助的新变化,要追溯到今年4月。同时,广州市慈善会、碧心公益与广州大型公立医院、公益慈善组织、新闻媒体、爱心企业共同发起“珠珠救助—大病慈善医疗救助平台”,为有需要的大病患者提供救助渠道。平台上线两个月,已接到救助个案85个。

广州市慈善会秘书长助理谢际国表示,广州慈善医疗救助再次升级,意味着救助链已然日渐完整。

“贫困患者,可以全渠道衔接各种医疗和社会资源。比如,政府医疗救助(包括政府医保和大病临时救助)方面,广州低保低收入五保人员患病可享受的救助每人每年最高达到32万元(不含慈善医疗救助)。如果在政府医疗救助之后还有缺口的,可以求助广州市慈善医疗和应急救助。若不符合慈善救助和政府医疗救助,根据新修订的慈善救助办法中,求助对象可以寻求‘珠珠救助’网络平台、广州市慈善会的‘广益联募’平台帮忙,发起网络筹款。如今,这两个网络求助平台也写入慈善救助办法,使得救助趋向多元化,对不足的地方有所补充。”

救助资源盼与非户籍患儿对接

广州公益圈子的资深助医社工也坦言,很多大病患者是从广东省内各地来到广州求医,而救助资源大部分是单纯针对广州市的,所以对于外地来的患儿,他们享受广州医疗救助政策,仍有不足。

有助医社工希望,现有的困难群体医疗救助政策,能够更多地衔接广东省内患儿所在户籍当地的救助资源,包括配备有关人员,为救助对象提供咨询指引服务,包括帮忙衔接全国性的基金会,同时也利用广益联募的平台线上发起筹款。

广州市医疗救助中心主任邹礼民表示,外来务工人员对广州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因此广州医疗救助体系的未来发展,也将趋向逐步放开,以达到经济发展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目标。

而谢际国也表示,“珠珠救助”未来将加强与医院、公益慈善组织等机构合作,尽可能地协助患儿家人做好发起及文案转发等咨询工作。“目前下一步的计划是希望后续成立一个‘珠珠救助’的专项资金池,可以灵活性资助省内来求助的患儿。”

各类人群可享受医疗救助类型及咨询方式

一、特困人员(指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及孤儿:

1.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疾病个人负担的基本医疗费用由医疗救助金支付100%。

2.住院所产生的护工费,可申请临时医疗救助,每天不超过120元,每年最高限额2万元。

二、困难群众及本市因病致贫家庭:

1.包括本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孤儿、特困人员、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政府供养人员、持证重度残疾人、三级或四级精神智力类残疾人(含精神或智力残疾的多重残疾人)、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因公牺牲或病故人民警察的遗属、持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在穗就读非户籍大中专院校就读困难学生、因病致贫的户籍居民。

2.上述对象可享受的医疗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金额为15万元(含住院、门诊单病种、门慢、门特项目救助费用)。其中本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孤儿、特困人员可享受每季度300元的普通门诊救助。

3.临时医疗救助金最高2万元。

4.最高为15万元的医疗救助购买服务年度救助金额。

5.政府救助后自付医疗费用难以负担的可通过慈善医疗救助。

三、外来务工人员:

1.申请前2年已经在广州连续缴纳社保医保的外来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广东省居住证》,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疾病和诊治门特项目,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达到或超过其家庭年总收入的60%,且家庭总资产低于规定上限的人员。

2.可获得政府医疗救助最高5万元救助金额。

3.可申请慈善医疗救助。

四、咨询方式:

1.网站:

广州市民政局公众网:www.gzmz.gov.cn

2.电话:

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02081499908;

购买服务咨询电话: 13380043886,专项综合保险02038910796;

慈善医疗救助:02086864343;

珠珠救助热线:400-859-9595。

3.微信可关注“广州医疗救助”公众号。

编辑:蒋蒋
数字报

广州打造多层次医疗救助

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李斯璐  2018-08-07

xkb3460849_kmgcxl_1533481209187_b.jpg


■廖木兴/制图

根据新修订实施的《广州市医疗救助办法》(下称新《办法》),除了孤儿、特困人员(指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等可获得基本医疗费用全减免医疗救助外,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家庭、本市见义勇为人员等,均可享受政府医疗救助、医疗救助购买服务、慈善医疗救助编织的“救助三重保障”。

新《办法》给困难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救助,而与新《办法》同时升级的《广州市慈善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实施办法》(下称《慈善救助办法》),将是政府救助的补充延伸。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慈善救助配搭,医疗救助办法多

2017年,来自增城的单亲家庭8岁女孩琪琪(化名)罹患白血病,琪琪第一期化疗发烧了40多天,一直流鼻血。要照顾女儿还要解决治疗费问题的重担压得李女士喘不过气。

2017年5月,琪琪妈妈向新快报天天公益、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广州市海珠区碧心公益服务中心求助。经过评估,碧心公益和恤孤会分别给予1万元和2万元救助款。工作人员发现,琪琪属于广州市户籍,便指导李女士为女儿申请广州民政的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资源。但所需治疗费仍然有不小的缺口,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李女士又申请了广州市慈善会的“爱蕾行动”项目,获得1万元的资助;申请了广州市伟博儿童福利基金会的救助,约2万元。

同时上线网络众筹平台,在各方资源的帮助下,琪琪走过了一年多艰辛的治疗之路,于今年年初结束全部疗程出院。孩子回家的当天,妈妈欣喜地向碧心公益的工作人员告知出院的好消息,“感谢你们一年以来的关注和帮助,有你们真好!”

琪琪所获得的医疗救助并不是孤例。在广州医疗救助体系中,罹患白血病、重型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糖尿病等病种的困难患者,也一样可通过政府和慈善的双重医疗救助,缓解困境。“重型地贫患者每个月输血和排铁治疗的费用,高达4000元以上,但是经过门特医保报销、医疗救助减免(含门特二次减免)、慈善救助等程序,广大病友群体只需支付不到10%的治疗费用,就能获得治疗,延续生命,而且程序还十分简单。”广州地贫家长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何淑娟如是介绍。

慈善救助金提到最高6万元

琪琪和户籍重型地中海贫血病友所享受到的,正是广州在大力推行的医疗救助模式:从基本医疗保障到政府医疗救助,再到慈善医疗救助,最后协助推进社会互助。

今年6月,广州发布新修订的《慈善救助办法》,根据该救助办法,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均可向广州市慈善会及各区慈善会提出申请。值得注意的是,申请人员最高可获慈善救助金6万元。据悉,当中最高救助金额标准比旧版的提高了将近一倍。

实际上,慈善医疗救助的新变化,要追溯到今年4月。同时,广州市慈善会、碧心公益与广州大型公立医院、公益慈善组织、新闻媒体、爱心企业共同发起“珠珠救助—大病慈善医疗救助平台”,为有需要的大病患者提供救助渠道。平台上线两个月,已接到救助个案85个。

广州市慈善会秘书长助理谢际国表示,广州慈善医疗救助再次升级,意味着救助链已然日渐完整。

“贫困患者,可以全渠道衔接各种医疗和社会资源。比如,政府医疗救助(包括政府医保和大病临时救助)方面,广州低保低收入五保人员患病可享受的救助每人每年最高达到32万元(不含慈善医疗救助)。如果在政府医疗救助之后还有缺口的,可以求助广州市慈善医疗和应急救助。若不符合慈善救助和政府医疗救助,根据新修订的慈善救助办法中,求助对象可以寻求‘珠珠救助’网络平台、广州市慈善会的‘广益联募’平台帮忙,发起网络筹款。如今,这两个网络求助平台也写入慈善救助办法,使得救助趋向多元化,对不足的地方有所补充。”

救助资源盼与非户籍患儿对接

广州公益圈子的资深助医社工也坦言,很多大病患者是从广东省内各地来到广州求医,而救助资源大部分是单纯针对广州市的,所以对于外地来的患儿,他们享受广州医疗救助政策,仍有不足。

有助医社工希望,现有的困难群体医疗救助政策,能够更多地衔接广东省内患儿所在户籍当地的救助资源,包括配备有关人员,为救助对象提供咨询指引服务,包括帮忙衔接全国性的基金会,同时也利用广益联募的平台线上发起筹款。

广州市医疗救助中心主任邹礼民表示,外来务工人员对广州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因此广州医疗救助体系的未来发展,也将趋向逐步放开,以达到经济发展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目标。

而谢际国也表示,“珠珠救助”未来将加强与医院、公益慈善组织等机构合作,尽可能地协助患儿家人做好发起及文案转发等咨询工作。“目前下一步的计划是希望后续成立一个‘珠珠救助’的专项资金池,可以灵活性资助省内来求助的患儿。”

各类人群可享受医疗救助类型及咨询方式

一、特困人员(指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及孤儿:

1.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疾病个人负担的基本医疗费用由医疗救助金支付100%。

2.住院所产生的护工费,可申请临时医疗救助,每天不超过120元,每年最高限额2万元。

二、困难群众及本市因病致贫家庭:

1.包括本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孤儿、特困人员、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政府供养人员、持证重度残疾人、三级或四级精神智力类残疾人(含精神或智力残疾的多重残疾人)、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因公牺牲或病故人民警察的遗属、持证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成员、在穗就读非户籍大中专院校就读困难学生、因病致贫的户籍居民。

2.上述对象可享受的医疗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金额为15万元(含住院、门诊单病种、门慢、门特项目救助费用)。其中本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孤儿、特困人员可享受每季度300元的普通门诊救助。

3.临时医疗救助金最高2万元。

4.最高为15万元的医疗救助购买服务年度救助金额。

5.政府救助后自付医疗费用难以负担的可通过慈善医疗救助。

三、外来务工人员:

1.申请前2年已经在广州连续缴纳社保医保的外来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广东省居住证》,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疾病和诊治门特项目,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达到或超过其家庭年总收入的60%,且家庭总资产低于规定上限的人员。

2.可获得政府医疗救助最高5万元救助金额。

3.可申请慈善医疗救助。

四、咨询方式:

1.网站:

广州市民政局公众网:www.gzmz.gov.cn

2.电话:

市医疗救助服务中心:02081499908;

购买服务咨询电话: 13380043886,专项综合保险02038910796;

慈善医疗救助:02086864343;

珠珠救助热线:400-859-9595。

3.微信可关注“广州医疗救助”公众号。

编辑:蒋蒋
新闻排行版